第三期社區/聚落重建的人道思考與官民協力黃肇新 二000年十二月中旬,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為了展望未來的九二一震災重建工作,組團前往日本與阪神淡路大地震的官方與民間重建工作團隊經驗交流。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所有我們接觸到的工作人員,不論是官方或民間,都強調重建工作裡最重要的是讓原有的社區居民回到他們的社區,尤其是高齡的居民,不可以讓他們和原有的社區網絡失去了聯結,否則很容易就造成了他們的「孤獨死」。日本友人告訴我們,日本民族是非常互相依靠的,他們離開了原有社群就會沒有安全感而不知所措。 因此,在淡路島的東埔町,我們看到區公所在災後重建區中為市民蓋起了傳統的斜屋頂的住宅,限定租給原在住在該社區的居民。雖然這樣的住宅因為所能興建的樓地板面積較少而相對的租金較高,仍然供不應求。居民要回到原來的社區,而且希望住在原來的房子。 在神戶市的長田町我們看到市政府為了高齡獨居人口的高百分比,設計了居民可以互動有交誼空間的集合式住宅。仍然是限定住在原社區的居民優先,而且為了讓市民適應新設計的住宅,在市民進住前就不斷地提供未來住宅空間及生活方式的訊息,讓市民較能夠安心。 日本地震以後一年,最主要的重建課題是就業、居住、家庭重建及醫療(因為免費醫療措施結束)。與台灣九二一地震大致一樣。居住的問題日本政府除了興建足夠的國民住宅解決居住單位數量上的問題之外,「讓居民回到他們的社區」更是重要的指導原則。 九二一震災週年時,重建區居民的訴求也是一個家和一份工作。這不是民間的社區營造團隊或社會福利單位所能夠支撐得起來的重大任務。政府和民間都必須覺悟,未來有許多要求細緻的重建工作在等著我們。在日本的重建過程,為了打開一條防火巷,公所人員必須挨家挨戶地拜訪溝通說服。讓重建不只是恢復而是更進步。而東浦町公所的建設課長說,百姓的私心隨著時間而逐漸高漲,因此,要求人民犧牲私益的重建計畫越早越容易推動。時機不等人,社區重建要趕快做,要挨家挨戶的做。 重建工作要有人道思考,台灣的社區與聚落重建要不要努力讓因地震而遠走的居民回到原來的社區,要不要關心弱勢者的居住需求,要不要提供產業再生的機會。還是我們有的是其他的課題?這些問題是台灣的重建工作者要回答的。日本友人讚歎台灣民間團體的活力,認為是他們所忘塵莫及的。或許是因為我們等不到像日本那樣有自行規劃與執行能力的地方政府。我們的政府與民間協力關係大概是與日本不同的。畢竟長期養成的政府很難在一夕之間改變體質,更不會像好萊塢電影那樣忽然大家受某一個英雄感染而一起發奮圖強扭轉乾坤。那麼相對於日本政府的效能,恐怕台灣民間團體在震災重建工作上就得負起較多較大的責任了。 但是時機不等人應該是台灣與日本一樣的。寄望台灣民間團體儘快地在各地收集草根經驗勾畫出社區聚落重建的關鍵需求與策略性手段,然後官方與民間大家趕快動手吧。
|
| 關於我們 | | 消息報導 | | 活動看板 | | 真情故事集 | | 921簡訊 | | 關懷不打烊 | | 留言版 | | 聯絡我們 | | Y-HOPE專區 | | 相關網站 | | 回首頁 | |